理工男的创业之路,从“美女陪玩”到“技能分享平台”

发布于: 2017年04月05日 17:39:00

在下属和员工眼里,林嵩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,做事专注,但不喜欢表达。“林总觉得只要产品做的好,自然就会在用户和市场方面上有所斩获,所以不是很在乎产品的宣传和营销。”鱼泡泡的员工J告诉猎云网。

而与之相反的是,鱼泡泡发展至今一直都是动作频频。就拿 2017 年刚开年的这 3 个月来说,无论是 1 月份的“ 2016 年度盛典——百万大神之夜”,还是 3 月 4 日的“和Angelababy一起代言网鱼,赢百万奖励”,又或者是 3 月 18 日依托王思聪的香蕉嘉年华开启的“鱼泡泡杯COSPLAY暨宅舞大赛”……在活动营销方面,鱼泡泡的安排可以说十分的丰富和密集。

“……关于活动计划方面的问题,其实可以和我们市场部的同事们多聊聊,这块的内容他们会比较清楚。”采访中林嵩这样的回答,不禁让人开始相信员工J说的话。

其实网络上关于林嵩的采访一直很少,倒是经常能看到黄锋接受采访——黄锋是网鱼网咖的创世人,而鱼泡泡是网鱼网咖的一部分。

林嵩与黄锋是多年的好友,两人同样是靠连锁网吧起家,林嵩创业的第一桶金,就来自于大三时在上海交大附近开的第一家网吧。作为一名技术男,林嵩在互联网圈已经摸爬滚打超过 10 年。早在 2007 年,就以CTO的身份加入了点视传媒, 2010 年又以高管身份加入了掌店。

鱼泡泡内图_3

鱼泡泡创立于 2014 年 7 月,一开始的定位可以说是一个执行网鱼网咖在线占座、在线约玩功能的App。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网鱼网咖进行线下导流,以及将网鱼的用户维系在线上,提高用户粘性,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想什么切入点。

后来,林嵩在跟一帮朋友聚会时发现,到场全是男性,找不到女性友人,而广大男性群体是有着天然的异性交友需求的,尤其是对爱打游戏的宅男来说,这样的需求在生活中很难被满足。

于是 2015 年鱼泡泡以“游戏陪玩”为切入点正式上线,林嵩更是突发奇想,拿上海的一家网鱼网咖门店作为试点,筛选了 100 名网鱼网咖核心女用户并邀请她们入驻鱼泡泡,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游戏陪玩,结果一击即中,鱼泡泡从上海开始爆发。

鱼泡泡第一个月做到 100 万的流水,一年做了 1000 万。在林嵩看来这样的增速还不够快,“其实游戏用户天生有付费意愿,而且因为 90 后更勇于尝试陌生事物,所以之前对这块的期待还要更高。不过后来发现,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还是在于线下约玩的门槛太高。首先是单价高,还有就是很多用户习惯包夜打通宵,妹子因为安全问题不愿意来,后来我们只好亲自开车接送接单的女玩家。”

2015 年 11 月,鱼泡泡遭遇到被苹果商店下架 2 个月的处罚。“他们说我们是有偿服务,我解释说是技能分享,不是三陪行业。他觉得游戏不是技能,我们说游戏都有职业选手、职业联赛,电子竞技需要得到更多的正视。”

后来又因为“游戏陪玩”的发展遭遇到瓶颈——时间、空间成本导致线下的匹配效率变得特别低。为寻求突破,鱼泡泡开始了升级改版,在 2016 年上半年放开了更多线上品类,像英语陪练、手绘等等。如今的鱼泡泡,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技能分享型社交产品,平台内的玩法不再局限于“游戏陪玩”,同时,即时是“游戏陪玩”,也不再围绕网鱼网咖一家线下网咖来实现。

之后的实际流水增长一开始并不快,到 2016 年 6 月份才完成 2000 多万。林嵩发现,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导致用户下完单就走了,留存率不高,于是在之后又增加了社区和内容,让妹子在上面多些形态,比如聊天室还有直播。而鱼泡泡的直播和映客、花椒等不一样,里面有下单按钮,用户可以直接约到喜欢的主播。而这些内容又为鱼泡泡带来了将近一半的流水。

2016 年,鱼泡泡的全年流水靠此做到了一个亿。

目前,鱼泡泡内的技能分享主要分为线上品类和线下品类两块,包括了声优、线上游戏、线上娱乐、心理咨询、文艺生活、占星、丽人、手游、外语等共计 14 个技能方向。在林嵩看来,技能本身就是多元化的,只不过鱼泡泡切入的领域更讲求技能的娱乐性。


上一篇:从一路赞美到嘘声不断,90后创业热潮已宣告死亡

下一篇:这个拒绝成为比尔盖茨的“互联网之父”,今天拿下了计算机

填写您的项目需求给我们。
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。